新天地区域打造近零碳排放实践区

文汇网   2023-07-11 10:19:58

祥茂新邨效果图

马当路新天地时尚商场二期,绿色低碳应用场景随处可见:室外景观艺术装置是由回收的老旧木扶手重组设计而来;照度感应装置嵌在3处中庭天窗区域,巧用自然天光平衡室内照度,降低灯具能耗;数字化能耗监控系统,让公共区域和租户区得以分项计量、提升建筑能耗管理能力……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一栋栋建筑的“碳”寻足迹勾勒出黄浦区新天地近零碳排放实践区的轮廓。实践区创建周期为5年,这方面积约平方公里的区域试图为中心城区绿色低碳发展转型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路径。

上海中心城区寸土寸金,商业密集。以新天地近零碳排放实践区为例:创建区域集合商务楼宇、居民住宅、公园绿地、医疗教育机构等元素,可降碳领域潜力大,技术应用场景丰沛。目下,因建筑而异的低碳改造技术指南目录正在形成;光伏技术应用有了更多思考;减污降碳运行管理数字化平台趋于完善……

黄浦区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马力超这样阐释,“该创建区域的特点是碳排放主体更多元,减碳的普惠面更广,与公众的切身利益也有更显性的关联。”

老建筑:低碳技术见缝插针

在创建区,混合分布着历史保护建筑、商业建筑、老旧小区等不同类型建筑,改造起来各有千秋。比如历保,“能够改造的余地小,像外立面、结构等不仅无法大动干戈,甚至小修小补也有严要求。只能在细节处,融入一些低碳的理念。将低碳技术见缝插针地运用进来”。

以祥茂新邨修缮项目为代表,推广应用保温隔热涂料、透水砖、节能灯等绿色低碳材料,并加强过程中的绿色施工管理。

如何让商业建筑更主动地加入改造?承接商业建筑改造的黄浦区发展改革委提出,建立绿色企业联盟、楼宇联盟,推动引导相关先进项目、优惠政策在创建区域先行先试,“大上海时代广场主动将楼顶停机坪改为楼顶光伏建设,还自愿进行空调系统的改造”。

在多元建筑改造中汲取经验,创建区在全面排摸建筑、绿化、市政交通、商业、居民生活各领域节能降碳空间后,梳理形成软、硬项目清单,推动打造政府项目示范引领、区属集团项目全面融入、社会项目广泛参与的项目支撑体系,让资源配置更优,综合效益更大。

新楼宇:绿色产能连廊示范

推动形成可实施建筑或构筑物的“光伏屋顶”“光伏玻璃”是当前重要探索。

马力超说,目前的难点在建筑外立面上安装光伏,“建筑外立面要同区域的风貌契合,目前光伏板还没有丰富选项,比如用黑色就会在视觉上显得突兀。但用市场上现有的半透面光伏板,会降低吸收光能的效率从而折损电能转化”。

有逐步改造,也有未雨绸缪。区域范围内还有一些新建楼宇正按照绿建二星、三星等高标准开展建设。在太平洋新天地商业中心的顶层,将建设双碳体验空间,让制高点的塔冠成为一个独特的IP。此外,计划推动无限极荟大厦与湖滨道购物中心的连廊进行光伏一体化改造,打造太平湖畔的产能连廊示范。

探索减排降碳新路径,也要推动管理模式“数治”化。

创建区正整合地上地下、室内室外、现状未来等多维、多尺度空间数据和物联感知数据,构建区域信息有机综合管理系统。比如瑞安新天地能源管理系统,为新天地商业楼宇升级打造综合性能源监测和诊断服务,以数字化形式记录、分析能耗数据。通过能源计划,能源监控,能源统计,能源消费分析,重点能源设备管理等多种手段合理计划和利用能源,降低能源消耗。如在能源监控过程中发现能耗异常环节,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以优化能源使用。

作者:苏展

编辑:刘力源

责任编辑:顾一琼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