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芯、贵电,2022年1-9月长安汽车损失60.6万辆产能。”
远处传来嗷嚎的,正是长安CEO董事长朱华荣,他在一汽车论坛上发表演讲时表示。
【资料图】
由于深受供应链影响,在去年长安糯玉米、长安UNI-V等热销车型,提车周期达一度达到了3个月之久,阿维塔11、深蓝SL03也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
熬过了2019年产销量同比下滑超过25%的至暗时刻,便即面临供应链瓶颈和转型的压力,乌云似乎一直笼罩在长安汽车头上,迟迟不肯退去。
数据见长,仍难掩现金流问题
根据长安汽车发布的公告看,预计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73—87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105.49%-144.9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39-53亿元,同比增长135.97%-220.67%。
在2022年全年共计生产229.84万辆,同比增长0.36%,累计销售234.62万辆。虽创下近五年历史新高,但作为长安曾经现金奶牛的合资板块(长安马自达、长安福特)却表现平平,成为了长安汽车2022年的一大遗憾。
虽然部分数据见长,但长安在现金流方面却显现出问题。财报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37.83亿元,同比下降83.32%;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8.56亿元,同比上涨55.62%;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21.50亿元,同比下降95.67%;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8.53亿元,同比下降95.67%。与2021年相比,情况更加严峻。
“产品不行,要靠营销”?
长安董事长朱华荣曾对媒体放话:“产品不行的时候,就要靠营销战术。”从品牌行径而言,它确实做到了。
2023年的长安仍然乐观,定下了年销售280万辆车的目标。其中,长安深蓝2023年交付量剑指40万台。
深蓝作为长安旗下的新能源品牌,与特斯拉AI Day、蔚来NIO Day、小鹏1024不同的是,它的“秀肌肉”的方式过于另类,品牌推出之际,长安深蓝用极短的介绍视频努力告知观众“181+95%+1200+-30”数字背后的科技成果。
而当揭开华丽的术语,深蓝的意图无非是想靠增程逆袭发展新能源。要知道,长安早已布局新能源赛道,不仅在非常早便研发混动技术,还在2017年宣布一项投入超千亿的“香格里拉计划”,而当新车面世时却搭载的是旧技术的增程发动机,十余年的研发像是落了一场空,不论是技术、营销或者产品配置,都并未鼓捣出让人有记忆点的产品。
此外,长安深蓝SL03在投入市场不久便被曝出质量问题,诸如“长安小乌龟事件”:安徽芜湖一位深蓝SL03车主提车出门刚过10分钟车辆就发生了故障,仪表盘上显示“小乌龟”动力系统故障,车辆无法提速;浙江杭州一位长安深蓝SL03车主车辆仅行驶30公里就在高速路趴窝了;还有车主爆料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仪表屏和中控屏全部死机黑屏……
从事件在网络曝光,长安深蓝品牌形象大受影响,要知道长安近年以来一直位于排行榜前三甲,却一直疏忽对产品质量的把控,又谈何冲击40万目标呢?
高光长安,步入历史险境
要说造车资历,吉利、长城、比亚迪见到长安都要叫一声长辈。
作为1984年便已踏入汽车领域的长安,彼时已生产出了中国第一批微型小汽车。那年,长城才刚成立,主要经营汽车改装,吉利的李书福还在鼓捣冰箱配件厂,而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还在大学深造。
当吉利和长城首款汽车在十余年后面世,比亚迪轿车于2005年上市,这时候的长安早已与铃木、福特、马自达深度捆绑,引进并汲取了各类技术,为此还培养了一批专业的造车队伍。
可以说,长安坐拥彼时国内最好的汽车资源,得益于此,它也成为了千禧时代家喻户晓的汽车品牌,尤其是在微型车领域。
可谓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当遇消费升级和众口难调,“后浪”的奋起直追,长安最引以为傲,也是毛利率最高的微型车市场,逐渐被低端轿车、SUV、MPV所蚕食,叠加上汽通用五菱的后来居上,长安微型车市场份额被进一步缩减,从最高毛利率30%一度跌至10%以下。
(图源:汽车行业关注)
如今,比亚迪、吉利等品牌销量都出现了大幅上涨,特别是在新能源板块甩开长安一大截,相比之下,长安新能源的增速并不明显,甚至落后,一度步入历史险境。
汽车网评:正值汽车变革时代,传统汽车大步迈向电气化转型已是心照不宣的共识,以比亚迪为首的新能源品牌一路“狂飙”,几乎清一色的实现了大涨,反观长安汽车,产品质量问题频出,缺乏竞争力技术,长安若想通过“原力技术”使深蓝跻身主流混动车市场,还需要直面技术以及非技术方面的众多难题,叠加国补退出和供应链“缺芯、贵电”尚未解决,在这种情况下,长安也很难再做到销量前三甲。